English

搬掉语文园地的“两座山”

1998-04-01 来源:光明日报 李吉林 我有话说

中国古代寓言《愚公移山》中,讲到愚公门前有两座山,挡住了他家的出路。我以为,如今语文教学的园地里,也有“两座山”,挡住了小学语文发展的出路,并压得小学生喘不过气来。这“两座山”一是课堂上的“问答式的分析”如山;一座是“习题式的训练”如山。其危害已引起社会的关注。

所谓“问答式分析”那就是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一连串问题,进行“分析”,一问一答,追求表面的热闹,深究微言大义。这正是吕叔相先生早就抨击的“发胖式”的分析。其实,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,有些老师并不琢磨如此分析让学生得到什么,达到一个什么目的。其形成根源:一是受原苏联“谈话法”的影响,二是由于1958年前后,在“左”的思想笼罩下,大搞架空分析的阴影所致。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分析得支离破碎。现不妨举一例来说明,夏衍先生写的《种子的力》,文章中写小草“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,阻止它的石块终于被掀翻了”,仅此一句,就提出“石块”暗指什么?“石块被掀翻”指什么?作者想通过这句话说明什么?“终于”是什么意思?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?一句话提出5个不着边际的问题“分析”,可以推想,小学生即使费九牛二虎之力,仍然是不可能回答清楚的。再说,回答出来了又有何意义?我想倘若文章作者知道小学语文教学如此肢解他的作品,那肯定会啼笑皆非,甚至会勃然大怒。原本可以读懂的文章,经过这么一“分析”,学生能读懂吗!倒还莫如不分析。这样的课例和提问在教学的现实中,在风行全国的AB卷上,随处可见。课堂宝贵的40分钟往往就在这种可有可无、牵强附会,强加给作者的“分析”中耗费掉。从概念到概念,活泼泼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东西,活生生的形象黯然失色。语言文字本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,尤其我们的汉语言,是最讲究神韵的,没有形象的感受,没有对字里行间情感的体会,没有对语言的品尝、意会,学生怎么能读好作品,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。

另一座山是“习题式的训练”,其特点大致有三:一是量大,二是名目多,三是无意义。小学生语文习题名目之多是令人吃惊的,单句子的练习形式,就有把句子补充完整,乱词排句,乱句排段;按标点符号写句子;指定词儿写句子;照例句改写句子;按规定的修辞手法写句子,修改有病的句子……小学生不堪重负。翻开学生的练习册,许多稀奇古怪的题目,令学生无所措手足,例如要学生写反义词,出的题有:“仰视对天空正如俯视对()”“坚硬对骨头正如()对肌肤”,我猛一看不禁一怔,这算什么语言训练?简直是唬弄学生!还有那种猜谜语似的是非题、判断题,更是莫名其妙,例如列出这样四句:(1)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。(2)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。(3)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。(4)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。对的打“√””,错的打“×”,本是简单的词语搭配,竟搞得如此复杂,是非题是非难分清,判断题难以判断。其实,老师又何尝愿意改这些习题、试卷,还不是迫于“考”的压力吗?为了不至“漏网”,就得撒开大网,千方百计揽住有可能考的各种题目,连答案都统一好,“晴、睛”联词,只让学生写“晴天”、“眼睛”,有的学生想写“晴朗”、“火眼金睛”都被阻止,唯恐出差错,只求对,不求好。因此各种各样的练习册、AB卷,题库,国家虽然三令五申禁止,但仍然堂而皇之地挤满新华书店的书架,通过各种渠道塞进学生的书包。这些练习已经超越了正常的语文字词句篇,听说读写的范围。孩子熬着眼睛,打着瞌睡做了大量的题目,到头来对他们的语文基本功并没有带来好处,但就是这些挖空心思编出来的千奇百怪的文字游戏,或者称作“陷阱”,充斥着学生的学习生活,耗去了学生宝贵的童年时光,坑害着我们的孩子。内涵丰富的语文教学,情文并茂的小学语文教材,竟派生出那么多怪题、难题。

课上“分析如山”,课后“习题如山”,在这重压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泯灭掉,创造力被扼杀掉,身心都受到伤害。

当然,在揭露弊端的同时,我们也欣喜地看到,近二十年来,许多专家、教研人员和老师,每日挖“山”不止,学生学得生动活泼,负担不重,质量很高。可见这“两座山”是可以搬掉的。

由此可见,只要从领导到老师,从学校到社会,大家的思想都从爱孩子出发,照孩子学习语文的规律办事,中国的小学生一定会通过语文学习,培养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,扎扎实实学好母语,并在其间获得全面发展。(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)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